4月3日下午,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在我校五台校区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江苏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和作用”的报告。沈厅长在报告开头首先重申了教育厅对全省高校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本要求,即要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积极服务地方做贡献。特别强调了要从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高度,从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的目标,从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功能定位,充分认识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沈厅长报告的主体部分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高校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二)我省高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三)我省高校在建设高教强省和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和作用;(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思路。
沈厅长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大学发展的历史演变,指出: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能。他详细分析了我省高校发展的现状,指出我们的优势是:高校教育基础较为雄厚;高校人力资源十分丰富;高校科研条件相对充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水平大学相对较少;办学特色不明显,学科专业集中度高;高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力度不够强,体现为高校的科研服务潜力没有完全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偏低,国际化程度不高;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不足,体现为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培养机制不够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和评价管理手段相对滞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偏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沈厅长从政府层面、学术层面、教师层面、社会层面分析了原因。认为在政府层面主要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还不够完善,产业技术政策不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与高校服务地方的要求还有差距,政府扶持政策有一定偏差,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宣传贯彻力度不够,考核评估力度不足;在学校层面,一方面高校现有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对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还没有系统、科学的评价标准,导致教师重视科研的学术性,也制约了许多教师从事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人事制度改革难以突破,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才引进和流动不畅,导致我省高校在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增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投入力度不大,高层次学科领军人物、大师级专家稀缺;从教师层面看,教师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社会层面看,也存在一些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如企业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等。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沈厅长阐述了我省高校在建设高教强省和加快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和作用。强调高校首先应成为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应成为各类人才的聚集地和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其次,高校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头、对外交流的窗口、合作的平台,还应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结合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沈厅长要求高校要抢抓机遇,善于利用好当前引进高端人才的成本降低,科研基地建设及设备购进机会增大、价格降低,拉动内需带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
谈到今后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措施和思路,沈厅长提出了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积极引导、统筹协作、重点建设、加大投入、科学评估九个关键点。他运用丰富的调研统计资料,结合南医大的办学实际,特别强调了高校要注重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重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要加强教育发展规划,着力抓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和若干省属重点高校的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要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协调,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差异,统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服务地方与面向全国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纵向承接与横向联合的关系;要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评估体系,加强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和业绩的考评,鼓励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医学生下基层。沈厅长通报了省教育厅为加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近期建立区域、行业合作会商制度的情况。
沈厅长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出席报告会的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校党委、纪委委员,教代会执委,省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正高教师,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委员、直属党支部书记,教师和学生党员代表近300人认真聆听了报告,报告厅座无虚席。
陈国钧书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沈厅长的报告很精彩,也很及时,对于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科建设、为服务社会作贡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陈国钧书记要求全校各部门要进一步广泛学习讨论沈厅长的报告内容,促进我校科学发展上水平,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
(供稿:宣传部 图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